新赛季亚冠联赛已经拉开帷幕,中超联赛的参赛队伍构成将出现显著调整。2025-26赛季的亚冠比赛已经启动,该赛季中超联赛有四支队伍分别参与到亚冠的两个不同级别赛事中去。不过中国足协最近公布的亚冠参赛名额分配计划表明,下一阶段中超联赛将只能获得三个参赛席位,也就是"1 1 1"的分配格局。这样一来,不少经常参加亚冠比赛的球队可能会陷入无法参赛的困境。
依照中国足协公布的通告,新赛季亚洲杯赛资格的分配方式明确如下:国内足球联赛的冠军队伍将自动取得亚洲杯高级别比赛的参赛权,足协杯的冠军队伍则须参与预选赛来争取亚洲杯的参赛名额球迷网,而联赛的亚军队伍则能获得亚洲杯次级比赛的参赛资格,这种"一个一个一个"的分配方式表明,下个赛季最多只有三支国内足球队伍能够参加亚洲杯的比赛。
足协杯的最终较量将在河南队同北京国安进行,成都蓉城则力图争夺中超最高荣誉。这种局面可能会造成上海海港等实力雄厚的俱乐部无法参加下赛季的亚冠联赛。极端情况下,倘若上海海港在本赛季失去冠军头衔,这支上赛季的联赛霸主或许连亚冠的次级赛事也无缘参与。
中超亚冠参赛席位大幅压缩的深层症结在于亚洲足球联合会积分规则的不断弱化。过去数个赛季,国内足球队在亚冠联赛中的竞技状态不佳,致使联赛积分被泰国等亚洲对手赶超。这一困境是中超俱乐部长期以来轻视亚冠比赛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当前局面十分紧迫,中国足球界需要再次思考对亚冠的看法。亚足联的积分规则直接关系到各联赛的参赛席位如何分配,倘若仍旧轻视这项关键赛事,中超在全球上的影响力可能会持续减弱。足协必须拿出切实办法,鼓励俱乐部在亚冠比赛中全力以赴,帮助联赛获得更多积分。否则,中超极有可能持续固定在"两个席位"的格局里,完全沦落为亚洲次级联赛。
现阶段的核心是各俱乐部必须更新认知,把亚冠比赛和本土联赛摆在同等重要的层面。必须要在区域赛事中不断获得好成绩,才能慢慢增加联赛的积分,最后争取到更多的参赛资格。这直接关系到俱乐部的海外形象,也影响着中国足球在亚洲足球界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