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等”这三个字,于崔永熙而言仿若一把钝刀,对广东球迷来讲更似一根倒刺,全运会当下即在眼前,然而他连体测都未能通过,所错过的不光是一届赛事,并且还有可能是职业生涯首次真正被看见的机遇。
先说广厦。

他们刚把桑普森的名字写进合同,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辽宁的球迷对他存有感情,毕竟呢在2023年的时候那枚戒指他也蹭到了边;而广厦的球迷却是盯着数据表,数据是10分5板,看着感觉平平常常,但是可别忘了他场均仅仅只打17分钟,要是换算成36分钟那可就是有着20+10的怪物效率 。
更为奇妙的是,广厦已然集齐三外援,桑普森负责守住篮下,塔克朝着侧翼发起冲击,新来的巴里·布朗专门司职得分 。
若第四外援卡尔顿再度点头同意,那么王博手中便仿佛攥着一副能够随时进行换牌操作的外卡组,常规赛到此刻尚未开启,然而板凳的厚度已然使得对手的头皮产生发麻之感。

再看广东。
崔永熙的交易原本被视作“锋线答案”,结果体测一关直接卡壳。
许许多多的人觉得体测仅仅是跑圈,仅仅是摸高,实际上最为要命的乃是折返跑之后的急停跳投,膝盖并未完全康复的那些人,第一步蹬地之时就会疼得冒出汗水。
广东队没有采取强硬的做法,设定为每周进行一次检测,倘若无法通过检测,那么便继续进行康复,这种情况极其类似家长密切关注高三学生模拟考试的情形:要是分数没有达到要求,就绝对不会予以放行。

好处在于,他有望在10月中旬大概率赶上CBA揭幕战,坏处在于,全运会U22的聚光灯已然转到了徐昕、杨溢那帮孩子的脸上。
这里头有个微妙对比。

“加人”的是广厦,“减人”的是广东;赌即战力的是广厦,赌未来健康的是广东。
两种思路并不存在对错之分,只是时间的节点有所不同,广厦想要趁着胡金秋、孙铭徽处于巅峰状态的时候再次发起冲击,广东则是甘愿让崔永熙再多“躺”两周时间,毕竟周鹏、杜润旺还是能够起到一定替代作用的。

球迷群当中,吵嚷得十分热闹,实际上管理层的算盘打得极为精细,伤病史恰似信用卡账单,稍微晚还一天,利息便有可能翻倍
顺带一提,桑普森的工资不算离谱。
CBA 有了新规定,非顶薪的外援,其月薪的上限,不过是税后十几万美元,广厦队,通过一份“试用 + 奖金”形式的合同,就将他控制住,既预留了后续的应对办法球迷网,又节省了预算。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崔永熙,错失全运会这一契机意味着起码会减少三场进行全国范围直播的曝光机会,进而商业代言方面的议价空间以肉眼能够明显察觉到的态势出现了缩减。

职业体育有着这般残酷之处,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凭借一场球实现翻身,然而,也有其他人由于一场体测而被阻挡在门外。
最后留个小悬念。
如果卡尔顿真的来了,广厦四外援怎么分时间?
要是崔永熙在10月复出的首场比赛就遭遇广厦,他会不会将憋闷了一个月的火气全都发泄到桑普森的头上呢?
剧本已经写好,只等哨声。